01
万亿城市烟台,房子沦为了赠品
近日,北京通州一楼盘推出的“买一送一”活动,买77平方米两居免费送一套烟台108平方米海景现房,都是招商蛇口的项目。
消息出来后,北京和烟台都推向了话题讨论的中心,尤其是烟台,因为所赠的房子,就在烟台。
据第一财经爆料,所赠的烟台海景房,是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的招商依水云岸项目,正宗的一线海景房。
北京通州招商璀璨公元77平方米的参与活动户型,总价477万,烟台招商依云水岸108平米海景房,总价约45万。
相当于赠送了10%的首付。
虽然这个活动,是北京与烟台隔空相连,以变相降价的方式,一方面卖出通州区难卖的户型房子,另一方面帮助烟台去库存。
但是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深现象是,烟台的海景房沦为了赠品,烟台的房子难卖。
一个GDP超万亿的城市,房子何以沦为了赠品?
2023年,烟台市GDP为10162.46亿元,成功晋级万亿城市,位列全国第25位,并成为北方非中心城市中的第一个GDP冲破万亿的城市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各城市统计局
烟台能有如此成就,背后是工业立市的结果,烟台的工业实力,在北方非核心城市中,几乎首屈一指。
既然如此,一个工业、经济如此强悍的城市,其楼市为何沦落如斯?
关键有两个因素,一个是烟台本身的人口竞争力不强,一个是海景房的泛滥和炒作过头以及宏观大环境。
02
烟台人口竞争力不强
烟台的工业很强,毋庸置疑。
一百多年前,在那个“欧风卷亚雨”的时代中,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先进工业面前成为了小学生,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纷纷开启了艰难转型。
烟台便是其中之一,当然烟台的跟进,是列强不同等条约之下的结果。
鸦片战争之后,英国盯上了烟台,并于1861年开埠,成为山东开埠最早的城市,比青岛还要早了30年。
开埠之后的烟台,开通了英国航线,并开展了其工商业的布局。1892年张裕葡萄酒筹建。1915年,“北极星”钟表前身烟台宝时造钟厂开办,成为中国第一家机械制钟工厂。
工商业带来的繁荣,让烟台在整个山东异常耀眼。1905年,烟台对外贸易额达到1420万海关两,其中洋货进口960万海关两,国货出口460万海关两,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港口。
不过,后来随着直通济南、淄博、潍坊、青岛的胶济铁路通车,铁路两头的济南和青岛风头逐渐盖住了烟台。
1907年,青岛的进口额已超过烟台。1909年,青岛的出口额超越烟台。自此,青岛取代烟台,成为山东的经济贸易中心,并在1911年成为中国第六位重要的海港。
不过,沉淀下来的工商业,为其后烟台的再次崛起,奠定了基础。
改革开放之后,得益于地理优势,1984年烟台和青岛一起,成为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二。
同样在1984年,中央4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。
这份文件之下,成就了苏南模式和胶东模式。一股以乡镇企业博兴的发展模式,悄然形成。
烟台的乡镇企业开始走出“一种、二养、三加工、四采矿”的发展路子,同时实行了“一包三改六放权”经济承包责任制。
借助这股力量,烟台成为了北方工业名城,经济实力力压济南,位居山东第二。
济南常被戏谑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。
不过后来随着山东省对省会济南的发展加注,烟台最终被济南超越,退至山东省第三席位。
而且从全国排名来看,1978年烟台位居全国第21位,2022年位居全国第26位。作为一个北方城市,44年间,在经历南方城市崛起、省会与首府城市崛起的大背景下,排名只下滑了5个位次,难能可贵。
03
海景房泛滥
海景房经历了上一轮的疯狂炒作,如今大多都一地鸡毛,惠州的大亚湾、威海乳山的银滩,都让一大批投资客,有来无回。
其中威海乳山银滩的很多海景房,都跌至了鹤岗价。
去年就有媒体报道,乳山房价跌破千元,几万块钱就能买下一套海景房。
乳山的海景房之所以出名,是因为它拥有一条非常美丽的海景线,银滩。
在开发商添油加醋的炒作下,这条绵延21公里的银滩被称为“天下第一滩”、“中国最美海岸线”、“东方夏威夷”。